一家之言:中超三骏征战亚冠第二场恰逢国庆,泰山、申花和海港何不田忌赛马?
摘要:方能寻得赢面。
国庆开始有亚冠精英联赛的赛事,上海海港、山东泰山、上海申花三支球队带着伤病开启忙碌的10月,而前两者更是手握着国内赛事的冠军点和领先身位,此时高强度的亚冠赛事绝对是考验——也可谓之“煎熬”。笔者从OPTA查了下亚冠东亚区各队的实力综合排名,其实谁赢谁都不容易、谁输谁也都正常。
参加亚冠精英联赛的球队,实力非常接近。
在联赛冲刺阶段杂糅着亚冠小组赛开启阶段,笔者认为,已经奔忙了大半个赛季的中超俱乐部当然是有战略取舍的,至少没必要在亚冠小组赛第二轮就去全力硬拼。
是的,这个建议是面向这三支中超俱乐部提的,也不用否认,其实更像是对海港提的。毕竟三线战事框进一个纵轴“着急度”横轴“重要度”的坐标模型中,亚冠赛事都是最接近0原点的,所以就资源分配也好、精力部署也罢,球队应当在亚冠留力(同理,申花也是),至少不是玩命的那种“全力以赴”。
亚冠精英联赛小组赛第二轮即将打响,比赛时间恰逢中国国庆节期间。
在这里,笔者从三点来为三支球队可能的“不赢球”先做点科普:
1,市场化行为不要硬靠“国誉”
曾经的恒大俱乐部两夺亚冠冠军,成为中超的标杆。
虽然当时不少舆论拼命往“为国争光”上靠(广义上也能算),但准确地说,这种市场化赛事更多是运营和经营层面的成功。笔者一直的观点就是“作为俱乐部获取荣誉很了不起”,但这仅仅限于“俱乐部范畴”。
我个人的判断是,和升国旗奏国歌相关的,可以和“国家荣誉”挂钩,其他的没必要硬靠。所以奥运会是,世预赛是,俱乐部的赛事都不是。
当亚冠变成“无外缘限制”的精英赛,与其说是竞技赛事,更无限趋近于经营类游戏,说直白一些就是金元游戏。我们基本不会认可首发10个外援的柔佛DT代表马来西亚足球水平,同理,也不需要将参赛的中国俱乐部的意义特别升华,赢和输,仅仅是一个club的赢和输而已。
亚冠精英联赛今年推行瑞士轮新赛制,这是第一轮之后的积分榜数据。
首先把这个问题厘清楚是有必要的:哪怕在这个特殊假期,海港、申花、泰山三家俱乐部不应该在“国誉”层面被道德绑架,按照自己的理念比赛即可。
2,“田忌赛马”是经营谋略
甲之蜜糖,乙之砒霜。
明眼人都清楚,改制后的亚冠基本上就是为西亚的石油足球铺路,以满足他们对于荣誉室的填充。相比较之下,中超整体的运营环境并不好,亚冠的补贴和奖金虽然比以往有了“较大”提升,但和欧冠那种经营层面上的cash cow(摇钱树)还是有着本质不同——所以欧洲俱乐部拼命冲击联赛前三/四,而一些中超球队有些“躲”联赛二/三。因为这种国际比赛对于俱乐部都是大消耗,这些消耗最终会体现在俱乐部额外的赤字上。
海港、申花、泰山作为中超联赛的优秀球队征战亚冠精英联赛。
海港、申花、泰山三支球队,历经大半个赛季的洗礼,目前球队都有伤病号,还是国字号的,强弩之末还要面对多线作战,我个人对他们致以敬意。有意思的是,三支球队其实都还在冲击国内赛事的冠军,这里做下简述——
上海海港:联赛,实际领先1.5分,三轮务必全胜;足协杯,一场定江山的基本五五开;亚冠,8轮小组赛目前1赛1分。
山东泰山:联赛,无欲无求;足协杯,一场定江山的基本五五开;亚冠,8轮小组赛目前1战3分。
上海申花:联赛,自己得全胜,再等对手犯错;足协杯,无;亚冠,8轮小组赛目前1战3分。
国内联赛和杯赛冠军,海港和泰山都握有主动权,肯定也都有着强烈的想法。“田忌赛马”的原理不赘述了,在无关“国家利益”的层面,这堪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圭臬。且不说受伤的巴尔加斯和武磊不用去韩国参赛,在笔者看来,俱乐部目前派出的全主力过于实诚,就应该派上亚冠报名表上从后数的18位球员、外加亚冠专属外援波普前往韩国即可;专注于联赛搏一下的申花亦然;冠军点在11月底的泰山,则可随意。
亚冠联赛没有升国旗、奏国歌的相关仪式,是强调市场化行为的洲际商业俱乐部赛事。
在此,再次小结下这里的逻辑:
a. 亚冠赛事无关国家荣誉;
b. 中国俱乐部在亚冠夺冠渺茫;中国俱乐部面临争夺国内赛事的冠军点;
c. 所以,中国俱乐部把重点放在国内赛事的冠军点是合理的。
3,俱乐部运营的负责制导向
是的,按照笔者建议的做法,俱乐部可能会遭到舆论的批评。
2300多年前的孙膑,也在其所指导的最高品类赛马中因失利而遭到质疑,但历史最终记得的“田忌赛马”并没有在意那些,而是2:1的结果和其背后的逻辑谋略;同时我们的近期记忆力还有一个反面教材——因“既要、又要、还要“而最终获得2001-02赛季联赛、杯赛、欧冠“三亚”的勒沃库森俱乐部,他们最终得到不怀好意的嘲笑。
俱乐部一般都很怕被舆论批评为“内战内行、外战外行”,但是从根本上说,所谓的“内战内行”本身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。其次,“内战内行、外战外行”其实技巧性地忽略了一个基础——关于“既要、又要、还要”的取舍。媒体和球迷心里揣着明白,目前的中国俱乐部不可能在亚冠上走得太远,“外战内行”已经是个假命题,现在拉出来作为标题很唬人,除了道德绑架其实没太大意义。
亚冠联赛只是俱乐部的市场行为,没必要上升到国家荣誉的高度进行道德绑架。
其次,俱乐部需要害怕舆论和球迷的批评吗?显然,想要获得一致好评本身就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。简单来说,俱乐部一来向资方负责、二来向核心球迷负责。
用什么负责?用成绩,用冠军。什么是核心球迷?就是那种会站在俱乐部利益思考、会和俱乐部理性对话、在荣誉追求层面和俱乐部价值趋同的球迷。什么是理性?打个比方,9月底的股市再疯狂,会有多少人中断11月就到期的定期存款而ALL IN到股市去?你不会那么搏,那为什么俱乐部必须要去搏小概率大风险的亚冠收益?
此外,俱乐部回归其本意就是俱乐部的市场化、商业化行为,你认可你就去粉,不认可就不粉也可以自由批评,但俱乐部作为自主运营的独立企业,自身也有接受与不接受球迷和批评的权利,好的俱乐部文化并不是去迎合所有人。还是“田忌赛马”,有舍有得的2比1,方能寻得赢面。
特约作者简介:
耳东每,前沪上足球上海足球、中国国家队,曾为《南方体育》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等媒体撰写专栏。后入门营销圈,熟谙市场营销、公关,善于通过营销角度观察解析足球产业。